“救人猪心”,小猪猪到底做错了什么
可惜的是,作为全球首例猪心移植的患者,在术后两个月还是不幸离世了。
近日,美国马里大学研究人员宣布,发现被移植的这颗猪心携带猪巨细胞病毒,但是目前还无法确定该病毒是否与患者死亡有直接关联。但可以肯定的是动物器官移植还需更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
对于某些器官、脏器损伤严重,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器官移植是他们重获健康的唯一希望。
在我国,每年都有数十万的患者等待接受器官移植,有人甚至直到死亡都没能等到合适的供体。为了解决器官供源短缺问题,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攻克异种器官移植的难关。
为什么猪会成为“最佳”供体
器官移植从设想到最终实现,有三大技术难关。
首先,器官移植是活体移植,植入受者体内后需要立刻接通血管,恢复供血;其次,离体的器官在常温和缺血状态下会迅速失活,需要合适的储存和转运方式,延长器官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再者,就是广为人知的排异反应,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外来”的器官进行攻击,如不加以干预,则可能破坏移植器官,最终导致移植失败。
前两个问题,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和储存技术得到了解决,而对于排异反应,解决起来则要复杂得多。在移植前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通过配型方可进行移植,移植完成后,受者还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保证移植器官长期存活。
人类之间的器官移植尚且如此,异种移植又要如何解决排异问题呢?
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人们就一直试图用灵长类动物的肾脏、心脏和肝脏进行移植,但由于器官大小差异、传染病等原因,最终没能获得成功。
但就像人类历史上其他首创的医疗手段一样,这次猪心脏移植的大胆尝试也一定是医学史上,一个新阶段的序章,必将为未来的患者提供更多生的希望。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2111030025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127号-1 辽公网安备21110302000162号
技术支持单位:0427.com 联系电话:0427-287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