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多参数融合技术挖潜千余口油井
当前,“双高”老油田已步入产量递减后期开发阶段。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研发多参数融合技术,挑选储层复杂、构造破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1000余口油井,开展“体检”与深度挖潜。截至7月7日,实施储层“隐形宝藏”评价挖潜的19口井,累计增油3907吨,为老油田焕发新生注入强劲动能。
采油三厂所辖油田油藏流体性质经室内实验证明为非牛顿流体,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流动特征,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易形成大孔道,造成油井水窜频繁、水洗水淹严重等情况,导致剩余油高度分散,潜力评价挖潜难度大。
针对经过40多年非牛顿流体注水开发,已经“面目全非”的地下渗流场,技术人员创新应用储层、流体敏感参数重构等技术,创建数字化双参数、多模板协同等多参数融合整装油藏储层评价方法攻关“利器”,精准透视潜力层段,成功识别出传统方法遗漏的6个潜力砂体,实现舍女寺油田沙河街组沙二段中下部层段储层及王官屯油田孔一段储量潜力升级。
技术创新不仅要“看得准”,更要“挖得出”。为了让评价出的这些“隐形潜力”变成增产提效的生产力,采油三厂打造靶向治疗式“射孔+”复合技术矩阵,做到点位高、稳产期长,实现高产、高效、长效。针对不同油藏特性,技术人员灵活运用后效射孔解堵与水力冲击波协同降压增注、强力弹射孔结合化学复合解堵等定制化方案,精准释放老井新层潜力。同时,采用高压增补能复合解堵等先进工艺,唤醒沉睡的停产层位。在现场实践中,10口重点井应用新工艺后,日均增油50吨。
在多参数融合技术的深度赋能下,采油三厂正赋予千余口老井数智化新生命,让“病症诊断”从经验判断升级为智能决策,为每口油井量身定制动态管理方案,帮助步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老油田实现开采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