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工智能,人类有什么不被取代的优势?
谈到人工智能,电影《黑客帝国》中开创的科幻场面一度轰动世界、引领潮流。基于美国一位哲学家“缸中之脑”的假想,电影描述了这样的背景:自以为生活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人类实际上是数百年后被机器“养育”在“摇篮”中的生物能源提供者,但被“囚禁”在“摇篮”之中的人类却在人工智能“Matrix”创造的世界中“重获自由”。
这让我们不由得再次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大脑被机器控制,像原来一样给你传递各种神经电信号并给予反馈,你能发现吗?
人脑的神经行为模式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大脑是前者中最大也是最复杂的结构,还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所以在各类科幻作品中,大脑都是最关键的元素。例如刘慈欣的《三体》:为了打入三体人内部,同时最大限度减小负载质量,最终人类决定只把大脑送入太空。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了解人脑,必定要了解神经元。下面我们着重介绍神经元及其工作原理。
神经元是神经行为的最核心元素。我们的脑中有超过100亿个神经元。研究发现,大脑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组成)体积与智力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人们通常的认知里,神经元越多,人越聪明。
神经元由两部分组成:细胞体和突起。长短不一的突起承载了不同的功能,树突较短用来接收信号,轴突较长用于传递信号。换个形象的说法:树突就好像是神经元的一扇扇门,而轴突则是敲门的手。当神经元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就得到了行动的信号,如果神经元需要给别人传递信息则去敲其他人的门。每个神经元都有很多扇门和很多只手,也就是说每个神经元都与很多神经元相连接。稍微想想,你就会发现神经元网络是多么庞大了。
就像我们聊天时喜欢秒回的朋友,神经元在传递信号时也会喜欢那些反应敏捷的同伴。动作迟缓的神经元会逐渐被抛弃,使得神经元网络更加敏捷精炼。(或许这就是大家认为大脑会越用越聪明的缘故吧。)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2111030025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3000127号-1 辽公网安备21110302000162号
技术支持单位:0427.com 联系电话:0427-2875687